实现逆势增长,格力如何化解行业难题?
2024年,全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拆解量为9559.8万套,较2023年下降208.5万套,拆解总量稍有回落,主要受拆解专项资金不明确和市场供需波动影响。一方面,自2024年1月1日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正式停征,废电处理企业失去基金支持。另一方面,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并未强制要求“售新”与“交旧”一一对应,也未对旧家电规范处置追踪提出明确要求,导致全国规范拆解量不增反降。即便如此,2024年格力回收并处理废电产品量仍实现逆势增长,格力是如何“出牌”的?
首先,自建再生资源公司进行全产业链整合。据格力有关负责人介绍,格力在全国建立了6个再生资源基地,覆盖了从上游生产到下游回收的全产业链,实现了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这样的资源整合,使得格力对废电的回收成本进一步优化,建立起闭环回收体系。在成本优化方面,格力以服务市场、全局规划、就近生产、产区协同为指导,按经济运输、均衡生产为调配原则,布局各基地产能,促进效益最优;在回收体系建设方面,格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模式,通过“格力董明珠店”和“明珠绿环回收”线上平台,联通格力销售、售后、云仓、派工等多项功能,打造“配送-拆旧-安装-回收”的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体系,实现旧机安全、便捷回收。
其次,格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有效降低拆解能耗并提升资源利用率。格力积极践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创新提出“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回收”的循环发展模式,保证全产业链的绿色高效。根据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通知要求,格力全面整合30个区域销售网络、2万家销售门店、3万家服务网点,为用户提供“送拆装”一体化服务,旧机100%系统可追溯,进入规范回收拆解工厂,实现资源循环再生。
最后,格力积极参与政策协同创新,推动“强制报废标准”等法规的制定,通过政策引导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作为家电行业龙头企业,格力扛起废电回收处理行业的大旗,并通过公开累计拆解数据和强调环保处理,在消费者和政府层面树立了绿色企业标杆,强化了品牌社会责任形象。这不仅是格力积极履责的表现,也将成为格力落实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