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树 Liquidambar formosana
枫香树 Liquidambar formosana
枫香树 Liquidambar formosana
元宝槭 Acer truncatum
元宝槭 Acer truncatum
先说结论:北方所谓的枫树,其实都是槭树。
后面我还要多说一些槭树,但插播一句:三枫五槭就忘了吧,拿口诀当圣旨,从来不靠谱。枫香树的果实是小球,槭树的果实是兔子耳朵,一看就能区别得出来。我上面都贴了图了,所以就别硬要数叶子分岔了,看果子区别吧。
鸡爪槭 Acer palmatum
鸡爪槭 Acer palmatum
槭树这个大类群里,不得不说的种类,就是鸡爪槭。
鸡爪槭的叶子分裂较深,裂片较狭,带着纤细轻盈的质感,不蠢笨,不庸俗。到秋天它也红得比较文艺,所以如果为了赏红叶,栽种鸡爪槭显然要比元宝槭靠谱。实际上如今比较流行的红叶槭树品种(注意不是物种而是栽培品种),比如羽毛枫、红枫,其实都是由鸡爪槭培育而来的。好品种其实卖得挺贵,幸好我不是枫叶爱好者,不用因为价格而苦恼。
去年九月去瑞士的时候,路边的挪威槭,也出现了这种虹彩色。真的好看啊。
元宝槭 Acer truncatum
挪威槭 Acer platanoides
如果说,把槭树称为枫树,是随着国家重心北上带来的改变,那么把黄栌称为“红叶”也是同理可证。甚至《中国植物志》里确实有一个植物的正式中文名叫“红叶”,它被当作“黄栌”的变种,而更让人惊叹的是,书里写着,“黄栌”在我国不产!
不产你个葫芦娃!
你要说Cotinus coggygria这个物种在中国不产,而中国产的是Cotinus coggygria var.cinerea,那我同意。那你就不要把Cotinus coggygria这个物种硬叫“黄栌”啊!你可以把Cotinus coggygria var. cinerea叫黄栌,把不产的这个叫“原黄栌”。因为植物的拉丁学名全球统一,中文名却只是“邦名”,自古以来染色用黄栌,你告诉我黄栌不产,不知道是谁读书读成大头儿子了。
算了,上面只是纯粹吐槽,看不太明白的朋友们请忽略吧。反正有观点认为,所谓的“黄栌”和它的变种即所谓的“红叶”,应该归并成同一物种。归并了好。所以我姑且把Cotinus coggygria当作黄栌的拉丁学名,而认为它指代的就是我国常见的黄栌或者“红叶”。
黄栌 Cotinus coggygria
黄栌 Cotinus coggygria
黄栌 Cotinus coggygria
黄栌 Cotinus coggygria
那个是乌桕。
乌桕 Triadica sebifera
乌桕和山乌桕都是南方常见的种类,其实也是秋季红叶的主力军之一。可惜的是,我从来就没赶上过乌桕成片变红的季节。没在恰好合适的时节南下过。正经拍乌桕的叶子还是在东京,十二月初,叶子掉落了一地,树却在墙里头,不怎么看得到。捡了叶子来拍没问题,景观却不怎么美妙。也许今年秋天,我应该去哪儿看看乌桕了吧?
明明之前好几次都有人邀请我去看的,却都被琐事耽搁了。看秋叶,特别是看红叶,真的就是那么几天的事。早一个星期,景色不算很好,晚一个星期,叶子可能就落得差不多了。稍一拖沓,就要等明年。
火炬树 Rhus typhina
火炬树 Rhus typhina
火炬树 Rhus typhina
我比较不愿意看到的红叶景观,来自火炬树。不是不好看,而是火炬树这东西,并非中国原产,在我国一些地区已构成外来入侵。颜值即正义,在这时候是不好使的。
火炬树所谓的火炬,是指它的果序,凑在一起像一坨火炬。但秋季叶子变红,红红火火,看上去确实挺热闹。不明真相的群众们喜欢火炬树,也无可厚非,我只盼着园林绿化部门能少种几棵火炬树就好了,特别是散养在山坡上的,少一棵是一棵。
五叶地锦 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五叶地锦 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五叶地锦 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先问一句,您把上头这些玩意儿,叫做什么?
我习惯于称它们为“爬山虎儿”,不是爬山虎,是爬山虎儿,这里有个很蜷卷的儿化音。您自己体会,霸天虎,就没有儿化音,爬山虎儿则有儿化音。我还听说有人把它叫爬墙虎或者五爪龙。但这东西的中文正式名,叫做五叶地锦。叫什么都好,反正是爬着墙往上去的。
我小时候还种过这东西,没种活。所以您可以对比一下,火炬树和爬山虎都是外来物种,爬山虎想栽种的话,还需要注意一下下养护,而且比较难于自给自足地产生独立后代。火炬树不一样,它们会慢慢扩散,植株越来越多。爬山虎可能爬了满墙,但栽的是一棵,过了多年,基本上还是一棵,无论这一棵多长多高。
这么着,观赏爬山虎就还算凑合吧。这也就是外来的栽培物种,是否构成入侵的判别标准(当然没有这么简单随意,我只是说说感性上的简化版)。
地锦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地锦这一家子,除了地锦和五叶地锦,还有三叶地锦啊,异叶地锦啊,之类的。都是爬墙的,叶子通常在秋天都会变色。这里我要特别抱怨一声,地锦的叶子在枝条上确实好看,但你要是等到它变成落叶,想捡一片完整的用来拍照,却是难上加难。首先叶片会从叶柄上脱落,噗嗤,就分离,然后像五叶地锦那样,有几片小叶,小叶也会彼此分离。
当你在一面被地锦的红叶铺满的墙的墙根下去寻找一片完好的变了色的地锦叶子拍照而就是找不到的时候,那种心情可是相当绝望的。
豆梨 Pyrus calleryana
豆梨 Pyrus calleryana
绝望的还有豆梨。我原本想要在下面说一组隶属于“蔷薇科”这个分类类群的植物,它们的叶片在秋季也都会或多或少地变红。然而我一上来就遭受了打击。第一个物种选的就是豆梨,我家门口不远处,栽种的豆梨叶子就会变色。但不知何故,豆梨红叶植株的图就是无法上传,上传就说失败,上传就说失败。难道是什么新型的网络防御措施?
反正,由此之故,您只能看看豆梨的花和豆了。豆梨的叶子,会根据晒太阳的程度,变红或者变黄。以我家门口的经验来说,日晒最充足的几棵,通常变红色多些,背阴些的位置往往叶子只是变黄而已。
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山楂的叶子也是。并非所有的山楂叶子都那么热衷于变红,还是有不少都只是变黄罢了。山楂的果子倒是挺红的,甚至叶子都落了,还会有一些果子残留在枝头。其实我倒并非执着于红叶,只是想看看到底有那些植物的叶子乐于变色。大约三年前的秋天,山楂叶子变红的比例最多,而后两年都比较可怜。不知道今年行情如何。
牛叠肚 Rubus crataegifolius
牛叠肚 Rubus crataegifolius
与山楂相似,牛叠肚的叶子也不见得都变红,特别是城市里栽种的,基本只是黄。到了山间,变红的叶子更常见些。至于为什么把牛叠肚和山楂放在一起说呢,因为牛叠肚还有别名,叫做,山楂叶悬钩子。其实它的叶子并不怎么像山楂,倒有点像山里红。
稠李 Padus avium
稠李 Padus avium
Padus virginiana'Schubert' 北美稠李'舒伯特'
同样,稠李的叶子也不一定变色,在山里更容易见到变色的情况。其实不仅仅是稠李,我见过它的表亲,比如欧李啊,一些樱花啊,都是如此。恰好变红的也有,变紫红色的也有,橙色的也有,取决于生长环境。
一句话,这些蔷薇科的植物,变不变色,真不一定。所以不能指望。
稠李到是有个近亲,是北美稠李的园艺品种,到秋天之前,和稠李几乎相同,叶子是绿的,花是白的。一旦入秋,叶子统统变成紫红色。这倒有点意思了,和城市中常见栽种的紫叶李不一样。紫叶李一年到头都是紫色的叶片,看得腻,有时也显得脏兮兮的。这个北美稠李的品种,不变色之前,还颇有灵性的样子,变色就立刻老气横秋起来。
山杏 Armeniaca sibirica
山杏 Armeniaca sibirica
山杏 Armeniaca sibirica
蔷薇科里变红的还有山杏,同样也是,黄色还是红色,都不一定,山里变红色的多些。
可是我在京郊,所见的山杏叶子,大多数也只是变黄,偶有变红,也构成不了什么景观。倒是有一年国庆假期,突发奇想,向北而去,跑到河北和内蒙古交界的位置,那里的山坡上,见到成堆成堆的叶子变红的山杏。——至于为什么跑去那里呢,因为听说那里有温泉来着。然而事实证明,那里所谓的温泉旅馆,只是一个大妈烧水的宾馆,没有像模像样的温泉池子,只有房间里的破浴缸,水确实是热的,但很难觉得是天然温泉。大失所望之下,大家打三国杀解闷儿,那一片山杏也许是此行最美好的发现了。
柿 Diospyros kaki
柿 Diospyros kaki
柿 Diospyros kaki
柿子树的叶子,变红的状况较少,即使是山里,也不一定能捡到红叶。但其实城市里栽种的柿子树,到深秋时,也没准能送你几片红叶。都不一定,所以真的不要指望。然而反正我若想捡,每年总还是能遇到几片红彤彤的柿子树叶。满树红叶倒是基本不可能遇见。
卫矛 Euonymus alatus
卫矛 Euonymus alatus
卫矛 Euonymus alatus
卫矛 Euonymus alatus
卫矛原本也是只有在山里才能见到,野生的。山里的卫矛,叶子更容易变红,一变就是满树都变,一变就挺好看。近来城市里也见了栽种的卫矛,而近一两年,有一种卫矛的品种,入秋叶子变色,似乎是把叶子变红的特质增强了。我就说嘛,城市里没事栽种卫矛干什么呢?花和果子都不那么出众,原来是看中了变色这一点。
红瑞木 Cornus alba
红瑞木 Cornus alba
红瑞木开花还比较好看,枝条又是红色的,栽种在城市里大概理由要充分得多。我以前也没有料想到红瑞木的叶子会变色,以为所谓的“红瑞”,必定指枝子的颜色而言。直到前两年秋天,已经挺冷了,带小朋友去公园玩,远远就看见一丛红色,红得那么扎眼。仔细一看,才知道是红瑞木。
银缕梅 Parrotia subaequalis
银缕梅也是去年初冬我去杭州才遇见的。据说这是一棵网红树,叶子红的那几天,许多人跑来和它合影。但我反正是来晚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只剩下枝子上残留的少许叶子了。捡几片还能凑合看,树却是姿色不再。
说来其实还有一些秋季变红的叶子。比如金银木,就时常能找到些红色,但那毕竟不是一变全边的。再比如山麻杆,可惜我已经多没见过这东西了,北方不栽。还有例如红花檵木啊,紫叶小檗啊,它们的叶子本来就是紫红色的,就像黄栌有个品种,被叫做“紫栌”,一年到头叶子都是紫红色的。我觉得这种紫叶的玩意儿不能算数。
但反正想要去看红叶的景观,也就秋天这阵子最好。回到最初说的,究竟“红叶”是什么植物,还真不好说了。上面那么多叶子都是红的,谁知道您恰好看见了谁呢?反正只要好看,只要喜欢,也就够了。如同年轻的时候,我喜欢的一首歌里唱的:是谁遇见谁,是谁爱上谁,我们早已说不清。
三年前的秋天,我发微博,每天一种秋叶,连续发了70天。那个系列有个特别中二的名字,叫做:【秋叶、源】。关于这些秋叶,合集【请看这里】。
后来这些叶子的照片,也专门做了名为《送你一片小树叶》的。之前也说了,我想做一套我国秋叶的图鉴。为了给自己减少一些工作量,我姑且只做木本植物吧。但那也是非常庞大的工程,毕竟我没有经费到处跑,而秋天也不一定有到处跑的时间。于是这项工程只好年复一年,不断拖延下来。但我还是一直在努力做的。你看,今年又收集了一些新的叶子。这么着,感谢您看到这里,感谢您看着我,一点一点使得这个美好的工程渐渐完工。
要说过程比结果更美好,我想,也许真是这么回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